省政府日前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促进经济增效财政增收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出二十条政策措施,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如何把“二十条”落实落地,尽快见成效?6月12日上午,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财政、科技、商务、经信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提振实体经济,厚植财源税源,省财政厅如何确保资金投好、投准、管严?
答(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何伟文):《意见》中的二十条举措,可以说是靶向投入,精准撬动,确保财政资金“投好、投准”。一是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财政重点支持企业加大研发力度、进行技术升级改造,重点支持市县招商引进重大项目,这就是集中有限资源,把钱花在刀刃上。二是注重发挥财政杠杆效应。财政补贴尽量采取贴息、运营成本补助、投后奖补等后补助方式,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拉动带动效果,避免出现“给了钱不做事”的情况。三是点面结合,以普惠为主。对同一行业、同一领域,只要是符合条件的项目,按照同一标准给予扶持,对一些带动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重大特殊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重点扶持。在财政资金的管理上,突出“制度来管、绩效来评、网上来晒、监督来查”,保障资金安全,推动政策落实落地。
问:《意见》第一条明确提出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请问我省研发投入的目标是什么,科技部门在引导企业加大投入方面有何举措?
答(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建元):《湖南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明确,至2020年我省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要达到2.5%,按照年度任务分解目标,2018年要达到1.93%。当前,省里将主要采取3个方面的措施,引导企业有计划、持续地增加研发投入:一是通过“湖南省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形成引导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的工作合力。二是启动实施我省企业研发准备金备案工作。省里出台了企业研发财政奖补办法,制定了实施细则,推动企业有计划、持续增加研发投入。三是积极兑现研发投入财政奖补资金。省财政今年预算安排4亿元,对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实行奖补。省科技厅将会同省财政厅抓紧兑现首批奖补资金,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问:近年来湖南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了哪些进展?《意见》出台的政策措施,对开放型经济发展会带来什么影响?
答(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心球):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湖南开放型经济主要指标保持平稳增长,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去年,全省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37.3%,增幅居全国第四,中部第一。湖南已吸引168家世界500强企业来湘投资。湖南对外投资合作规模居中部第一,对外经贸合作已拓展至92个国家和地区。
此次《意见》的出台,在鼓励市县招商引资、推动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支持对外经贸做大做强等方面制定了具体的政策措施,为推动全省开放型经济跨越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问:《意见》明确“促进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做大做强”,请问全省重点培育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进展如何?怎样加大培育力度?
答(省经信委财务处处长熊顺良):今年作为“产业项目建设年”,确定的“五个100”重点项目中涵盖了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目前进展状况良好。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部分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开发了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首创的产品,优势逐渐显现;先进储能材料及电动汽车、装配式建筑、显示功能材料、IGBT等产业链快速成长。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省经信委着力在建链、强链、补链、延链上下功夫。一是整体推进,以产业链带动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价值链。二是聚焦聚力“3+4”重点领域。“3”就是大力发展以工程机械为主的机械制造类产业链、以先进轨道交通为主的交通运输类产业链、以航空航天为主的军民融合类产业链;“4”就是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环保和新能源、生物医药产业链。三是重点突破。以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品牌)、重点项目的突破,带动产业链整体突破。四是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五是抓好现有政策落实,解决制约产业链发展的具体问题,培育壮大产业链。
问:省财政在减税降费、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等方面有哪些实招?
答(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何伟文):我用两个数字来回答。
第一个是“100亿”。落实中央减税政策,我省预计全年为企业减税100亿元以上。中央的“减税红包”包括增值税降税、个人所得税减税、企业所得税减税、其他减税政策。经省财政和税务部门测算,这些“减税红包”的落地,预计全年全省将减少税收收入约125.2亿元。这次减税主要惠及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物流业)、建筑业和中小企业。
第二个是“0”。我省省级立项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省级设立的政府性基金项目均为“0”。在刚刚过去的5月底,省财政厅与省发改委联合行文,将最后一项省级立项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清零”。在政府性基金方面,省级设立的政府性基金项目从2016年2月1日起就已全部取消。
随着企业负担减轻,市场活力增强,我省将迎来实体经济发展、经济提质增效、财政增收的良性循环。
(文/ 张尚武)